您好,欢迎来到郑州乐治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4H服务热线:400-1688-163
高压钢瓶和煤气的使用常识
1. 根据容器承受的压力(p)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类。具体划 分如下:
(1)低压容器 p < 1.57 MPa
(2)中压容器: 1.57MPa ≤ p < 9.81 MPa
(3)高压容器: 9.81 MPa ≤ p < 98. 1 MPa
(4)超高压容器: p ≥ 98.1 MPa
2. 气瓶、特别是液化气瓶, 充装过量往往是造成爆炸的原因, 气瓶的设计压 力是按最高使用温度为 60 ℃时达到的压力为依据的。
3. 高压气瓶、开阀宜缓, 必须经减压阀. 不得直接放气, 放气时人应站在出 气口的侧面。气瓶应直立固定。
4. 液化气体气瓶在冬天或瓶内压力降低时出气缓慢, 可用热水加温瓶身, 不 得用明火烘烤。
5. 气瓶不得靠近明火热源,一般规定距明火热源 10 米以上。如有困难,应 有妥善隔热措施.但也不少于 5 米。
6. 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一般应保持在 196 kPa 以上余压。
7.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瓶瓶阀螺杆冒气, 丝丝作响,应即停止使用, 将瓶 旋紧, 用粉笔在瓶身写明“漏气退库”。如气瓶的低熔合金塞遇热熔融漏气, 应 立即用冷水浇瓶身并设法堵塞漏孔。如漏气严重措施无效时, 可将气瓶推入水池。
8. 使用氧气钢瓶时应严禁沾染油污。通气管道以及操作者身手也要检查, 以 防万一氧气冲出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禁止在氧气瓶及易燃气瓶附近吸烟。
9. 使用氢气瓶时要注意数量不得超过 5 瓶, 房间通风条件要好, 氢气瓶与盛 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8 米。 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应不小于 10 米。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 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应不小于 20 米。禁止敲击、碰撞,不得靠近热源,夏季应 防止曝晒。
10. 检查是否漏气的方法: 先由感观检查有无漏气和异味。如为有毒气体, 可用肥皂液检验, 如有气泡发生则说明有漏气现象。但必须注意对氧气瓶禁止用
肥皂液检漏。 还可以采用软管套在气瓶出气嘴上,另一端接气球, 如气球膨胀
说明有漏气。
11. 气瓶存放应保持直立用架稳固,亦可卧放,但瓶口应朝一个方向并用三 角木卡牢,叠放高度不超过 5 层。严禁气瓶倒置。
12. 经常检查室内管道及设备, 必要时用肥皂水试漏, 切记不要用明火试漏。 一旦闻到煤气泄漏不要惊慌,应立即关闭气阀和喷灯开关, 熄灭一切火种迅速打 开门窗,让泄漏的燃气散发到室外。
13. 发现邻居家燃气泄漏应立刻敲门通知, 切勿使用门铃,严禁开关室内任 何电器或使用室内电话。如果事态严重,拨打 119 火警电话报警。
14. 在使用煤气时应不要离开, 随时注意燃烧情况, 调节火焰。因液体沸腾 溢出可能会浇灭火焰, 或者使用小火时, 火焰被风吹熄, 煤气继续冒出, 造成中 毒、爆炸等事故。
15. 煤气中毒的症状: 轻微煤气中毒的症状一般有头昏、脑胀、恶心呕吐等; 严重煤气中毒的症状一般有四肢无力、昏迷不省、口吐白沫等。
16. 发现煤气中毒,如属轻微症状,患者应立即离开室内到室外呼吸新鲜空 气; 如属严重症状,应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治疗。
17. 连接煤气灯的胶管不能超过 2 米,不准穿越墙壁,避免因胶管老化、龟 裂而造成煤气泄漏。胶管应定期更换。
18. 点燃煤气灯时, 应先关闭煤气灯的空气和煤气入口,然后将燃着的火柴 移近灯口,再慢慢打开煤气开关,即可点燃。然后调节空气和煤气的进入量,形 成分层的正常火焰。
19. 煤气灯三层火焰的温度为:内层约 300℃; 中层约 500℃,称为还原焰; 外层约 900℃, 煤气完全燃烧, 并由于含有过量的空气,称为氧化焰。
20. 空气和煤气的进入量不合适会产生不正常的火焰。
第 1 种火焰呈黄色,并有火星或产生黑烟,说明煤气燃烧不完全。此种情况 下应调大空气进入量直至得到正常火焰;
第 2 种为临空火焰,即火焰在灯管上空燃烧,产生的原因是煤气和空气的进 入量过大,使气流冲出管外才燃烧。必须立即关闭煤气开关,重新调节点燃,以 得到正常火焰;
第 3 种为侵入火焰。这是由于煤气量过小,空气量过大引起的。应立即关闭
煤气龙头,待灯管冷却后再关闭煤气灯的煤气和空气入口,重新点燃使用。切忌 立刻用手去调节灯管,以免烫伤。
21. 煤气灯使用完毕应先关闭煤气龙头使火焰熄灭,再将针形阀和灯管旋紧。 煤气中含有大量的 CO ,应注意切勿让煤气逸散到室内,以免发生中毒和引起火 灾。
表 1. 气体钢瓶漆色
实验室气体安全问答题
1. 请分别列出具有窒息、燃烧、助燃、中毒和腐蚀的气体各两种。
窒息(氮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惰性气体、乙炔) 燃烧(氢气、甲烷、液化石油气)
助燃(氧气、压缩空气)
中毒(氧气、氨气、氯气、二氧化氮、氰化氢、二氧化硫) 腐蚀(氨气、氯化氢)
2. 氧气瓶上不能沾有油脂, 为什么?
氧气瓶上沾有油脂,在输送氧气时急剧氧化,带来安全隐患。
3. 如果发生气体中毒, 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1)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2)根据吸入的气体特点,相应采取措施, 如吸入氯气,应立刻吸入少量 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
(3)注意保暖,并安静休息;
(4)尽快送往医院。
4. 腐蚀性气体发生少量和大量泄漏后应分别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小量泄露: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 气体钢瓶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分别介绍其主要功能。
瓶帽:保护钢瓶阀用的帽罩式安全附件, 避免气瓶搬运和使用过程中, 碰撞 损伤瓶阀引起的漏气、燃烧和爆炸等。拆卸式、固定式。
瓶阀:控制气体的进出。为了不使配件混乱, 各种气瓶据性质不同, 阀门转
向不同。
通则:易燃气体气瓶左转,有毒气体、不燃气体右转。
瓶身:贮存气体。颜**分气体种类
安全装置:爆破片、易熔合金塞、弹簧泄放装置、复合式泄放装置等。当气 瓶压力超过一定范围时, 安全装置可自动爆破或开启, 使瓶内的气体泄放出, 从 而降低气瓶内气体的压力, 防止爆炸。剧毒气瓶禁止设; 液化石油气瓶一般不设; 其他气瓶均应设; 永久气体可爆破片可以装在瓶阀上
防震圈:气瓶上两个套在瓶体上部和下部的橡胶圈, 避免钢瓶直接冲击, 减 少磨损。
6. 简述气体钢瓶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1)气瓶必须配戴瓶帽或具有有防护罩, 并拧紧, 防止摔断瓶阀造成事故。
(2)气瓶搬运要轻要稳, 放置牢靠。近距离移动可以佩戴手套, 手扶瓶肩, 转动瓶底缓慢移动;较远距离使用专门运输工具。
(3)轻装轻卸, 避免剧烈震动,严禁抛、滑、滚、冲击,以防气体膨胀爆 炸,不能用磁铁或吊索吊升气瓶。
(4)氧气瓶阀不得沾有油脂,装卸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
(5)严禁烟火。
7. 当气体钢瓶运抵实验室进行验收时, 应该重点检查哪些方面?为什么?
(1)外表颜色和危险标识是否清楚,以方便使用并避免安全隐患
(2)钢印、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避免安全隐患
(3)瓶壁是否有腐蚀、损坏、结疤、凹陷、鼓泡和伤痕等, 以免发生安全 事故
(4)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包括防震圈、防护帽、瓶阀手轮等,尽量减少安 全风险
(5)是否封闭紧密,无漏气现象,漏气可能产生爆炸等事故
8. 气体钢瓶储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阴凉、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办公区域。
(2)严禁明火和远离热源,警示标志。
(3)勿放于通道,以免碰跌。
(4)储存时钢瓶应直立放置整齐
(5)不可把钢瓶阀对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脱落。
(6)装卸氧气钢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
(7)分类存放: 空瓶与满瓶、易燃气体与氧化性气体不得同库混放,并不
得与其他各类化学危险物品共同储存(氢气钢瓶与液氯钢瓶、氢气钢瓶与氧气钢 瓶、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等)。
(8)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适量存放,标明存放期限
(9)及时登记和处理到期气瓶
(10)定期检查存放室用电、通风、防爆、报警等设备是否安全
9. 简述气体钢瓶的使用过程,即如何开气和关气。
开气时首先慢慢打开气瓶的阀门, 至输入表读出气瓶全压力。打开时, 一定 要全开阀门, 调节器的输出压力才能维持恒定。向顺时针方向拧动减压阀调节螺 旋,将输出压力调至要求的工作压力。
关气时首先关气瓶阀门。将压力调节器内的气体排净, 两个压力表的读数均 为零。向逆时针方向松开减压阀调节螺旋至无张力,将调节器关上。
10. 如何确定气体钢瓶是否泄漏?如果发生气体泄漏,如何处理?
静止, 听是否有嘶嘶的声音。如果有, 可能有漏气, 尽快告诉导师、院系安 全管理员或者学校运送钢瓶的责任部门, 由专人负责处理, 在情况不清楚时勿擅 动。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留言反馈
分享网页